巴黎行记——记录法兰西的春光

2024 年 3 月,我借参加 KubeCon EU 之机访问巴黎,体验了当地文化、美食和生活细节。

查看本文大纲

2024 年 3 月,一个特别的机会将我带到了法国巴黎——参加KubeCon EU 2024。这是一场汇集了来自全球的云计算和开源技术爱好者的盛会。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最新的技术趋势,还抓住机会体验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我的巴黎之行从 3 月 16 日开始,持续到 3 月 24 日,这期间我尽可能多地探索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签证篇章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无论何时何地,出国的第一步总是签证的申请。尤其是法国申根签证,需要准备众多材料,包括公司证明信、行程单等,但幸好我所在的公司性质让这一切变得相对容易。令人感到略有安慰的是,与申请日本签证相比,法国签证不需要冻结巨额资金或提供庞大的银行存款证明。这次我获得了六个月的签证有效期,这对于我未来的欧洲行计划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到达巴黎

从北京直飞巴黎的旅程总是充满期待。我乘坐的法国航空公司航班,从北京时间凌晨起飞,经过长达 13 小时的旅程后,于巴黎时间早晨 6 点多抵达。归途则选择了在伊斯坦布尔转机,让旅行的回忆更添一分异国情调。

第一印象

戴高乐机场处处可见的中文标牌,字句优雅,显示了法国人对细节的用心。尽管通关时排队等候了近一个小时,但多样化的人流让巴黎的国际化氛围愈发显著。从机场乘坐穿梭地铁时,我体验了三次才成功挤上车,可见人流之多。使用 Bolt 打车服务时,因为语言不通,还得到了一位好心法国人的帮助,他用法语帮我与司机沟通,这让我深感法国人的友好与热心。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随处可见中文标识,很多地方只有英文、法文和中文三种文字的标识。

image
巴黎戴高乐机场

巴黎的生活细节

在巴黎的每一处,都能看到那些独具特色的垃圾桶,它们不仅方便实用,还在安全上做了考虑。例如,一些垃圾桶是为了防爆而设计的,能安全投放玻璃瓶和易拉罐,而另一些仅用透明塑料袋覆盖,也是出于同样的安全考量。这些细节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与周到。

image
巴黎街头的垃圾桶

巴黎的垃圾分类采用彩色编码垃圾桶系统,旨在促进适当的废物处理。垃圾箱有不同的颜色:黄色用于纸张和塑料等可回收物,棕色用于可堆肥食物残渣,白色用于酒瓶等玻璃物品,绿色/灰色用于其他废物。该系统可帮助居民有效地分类垃圾,促进回收利用和适当的废物管理实践。

食在巴黎

尽管西餐中的牛排和糕点让人难以抗拒,我还是更偏爱家乡的味道。在巴黎,我找到了一家名为杨小厨的川菜馆,其牛肉面虽与国内有所不同,但味道可口,价格亲民。此外,巴黎街头的水果与我在网上购买的相比,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味道也极佳,特别是我喜爱的啤梨。

image
巴黎的中餐、西餐及马卡龙

另外在很多地铁口还有街头巷尾也有社区小摊及烘焙店。

image
街头小摊和烘焙店

住在巴黎

巴黎,法国的首都,不仅以其浪漫和历史著称,同时其行政区划也具有独特的结构。巴黎市通常被分为“大巴黎”和“小巴黎”。小巴黎指的是巴黎市内环,即第一到二十区,涵盖了大部分著名的历史地标和文化地区,总面积约为 105 平方公里。而大巴黎则包括小巴黎及其周边的郊区,形成一个更为广泛的都市区。

image
小巴黎地图

下图中环形道路是 Boulevard Périphérique,即巴黎环形高速公路。这条道路环绕着巴黎的 20 个区,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小巴黎”。

巴黎的 20 个区(arrondissements)按照螺旋状的顺序从市中心向外延伸,包括了市内最核心的商业、居住以及文化区域。这些区域的总面积大约为 105 平方公里(约 40.5 平方英里),从 1 区的市中心向外逐渐扩展至 20 区。

这些区域是巴黎市的行政区划,而“小巴黎”这个名词通常是指的这些内环的区域,即由环形公路所环绕的巴黎市内部区域。因此,图中显示的 20 个区确实组成了“小巴黎”。

相比之下,北京的二环面积约为 62 平方公里,三环面积约为 159 平方公里,小巴黎的面积在二者之间,下图展示了在同等比例尺下的小巴黎和北京三环的地图。

image
小巴黎和北京三环面积对比

我此行住宿的地点位于巴黎的 15 区,这里是巴黎最大的一个区,位于塞纳河左岸(按塞纳河流向)。15 区不仅居住环境宜人,交通便利,而且距离诸如埃菲尔铁塔等著名景点也非常近,步行大约 20 分钟即可到达。我下榻的住所是一栋三层高的联排公寓,底层设有车库和会客厅,而居住区则分布在二楼和三楼,共有五个房间,旁边还有某国的大使馆官邸,增添了一份特别的国际氛围。

行在巴黎

巴黎的道路规划别具一格,道路交错纵横,并非严格的南北走向,加之红绿灯设置在街角,使得初来乍到的人有些不适应。这里的自行车道十分发达,我租了一辆助力自行车,穿行在巴黎的街头巷尾,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惬意。巴黎的地铁系统复杂多样,但支付方式极为方便,大部分支付都可以通过信用卡完成。

对于游客来说,在小巴黎短距离出行首选方式是自行车。巴黎街头随处可见可供租赁的自行车,你可以下载 App 注册扫码支付后即可使用,注意需要绑定信用卡。有些自行车道是在路的中间,路面上有明确标识自行车道。这些自行车都是助力车,大多维护的比较好,但是也有一些存在故障,需要仔细辨别。另外巴黎的街道较窄,行人也很少遵守红绿灯,可能是因为红绿灯太多了吧。

image
巴黎街头的自行车道

巴黎的地铁票种类繁多,从单次票、日票到周票、月票一应俱全,适应不同游客的需求。然而,许多外地游客在购票环节都会遇到困惑,需要一些时间来熟悉系统。

image
巴黎地铁

巴黎地铁(Métro de Paris)始建于 1900 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系统之一。这个广泛的地铁网络包括 16 条线路,覆盖总长度达 225 公里。巴黎地铁不仅连接城市中心和外围区域,还扩展到了一些近郊区域,每年服务数亿乘客,是巴黎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部分。因为建造时间比较久远,很多设施都比较老旧,比如车厢陈旧,车厢门要手动打开,运行噪音大,没有电梯等。

医疗体验

在巴黎的第二天,我因饮食不当而开始腹泻,持续了两天后才好转。在这期间,我去了当地的药店买药。药店早上 8 点准时开门,门口总是有人排队等候,这种准时和秩序让我印象深刻。

image
在巴黎购买的止泻药

法国的医疗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无论是急诊还是药品购买,都非常便捷。药品的质量和种类也相当丰富,能够满足不同病症的需求。

游在巴黎

在 KubeCon EU 期间,我利用空闲时间游览了几处巴黎的著名景点。埃菲尔铁塔是必须打卡的地方,我登上了二层平台,俯瞰整个巴黎,景色壮观。卢浮宫则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蒙娜丽莎的微笑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虽然巴黎圣母院还在维修中,但夜晚的圣母院依旧散发着无尽的魅力。

卢浮宫

卢浮宫(Louvre Museum)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最初建于 12 世纪作为皇宫,直到 1793 年开放为公众博物馆。卢浮宫收藏了超过 38 万件展品,跨越从古代文明到 19 世纪的艺术与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蒙娜丽莎》、《维纳斯的诞生》和《胜利女神像》等。

image
卢浮宫

卢浮宫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就是《蒙娜丽莎》,很多人在那里排起了长龙,只为一睹她那神秘的微笑。

万神殿

巴黎万神殿,最初建造为教堂,现作为一个纪念馆,位于法国巴黎的拉丁区。这座建筑最初是为了纪念圣日内瓦瑞,后转变为纪念法国伟大人物的安息之地。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与新古典元素,其宏伟的圆顶和庄严的柱廊使它成为巴黎的一个显著地标。万神殿内部装饰豪华,包括傅科摆锤和许多重要法国历史人物的墓穴。

万神殿内的傅科摆,由法国物理学家利昂·福科于 1851 年设计,以证明地球自转的直接效应。这个简单但引人注目的实验包括一根悬挂的铁球,通过其自由摆动,观察者可以看到摆动平面相对于地面缓慢旋转的现象,这一旋转是地球自转的直接证据。福科摆锤不仅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成为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象征。

image
万神殿内的傅科摆

塞纳河

清晨的塞纳河如诗如画,漫步在河畔,感受到巴黎的静谧与美好。

image
塞纳河

塞纳河是法国的一条主要河流,流经巴黎市中心。河流全长约 777 公里,起源于勃艮第地区的普拉特高原,最终流入英吉利海峡。塞纳河穿过巴黎时,河两岸布满了历史悠久的桥梁和著名的景点,如巴黎圣母院和埃菲尔铁塔。河流不仅是巴黎的重要交通水道,也是旅游和休闲的热门地点,常有游船在此穿梭,提供观光和餐饮服务。

马德莱娜教堂

image
马德莱娜教堂

马德莱娜教堂(Église de la Madeleine)是一座罗马天主教的教堂,以其古典希腊神庙风格著称。这座教堂建于 19 世纪初,外部有 52 根科林斯式柱子环绕。虽然外观极其庄严、类似神庙,但内部装饰华丽,拥有精美的雕刻和壁画。马德莱娜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常用于举行音乐会,特别是古典音乐演出。

圣心堂

image
圣心堂

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é-Cœur)位于法国巴黎蒙马特高地,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以其白色圆顶著称。这座教堂建于 1875 年至 1914 年间,是为了纪念普法战争中的法国阵亡将士而兴建的。圣心堂采用了罗曼 - 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设计,内部装饰华丽,拥有壮观的马赛克和雕塑。它不仅是巴黎的一个重要宗教地点,也因其位于城市之巅,提供了俯瞰巴黎全景的绝佳视角。

除此之外,我还在骑行过程中游览了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爱丽舍宫、小皇宫、凯旋门、协和广场、杜乐丽花园、卢森堡公园等,限于篇幅不在此展开。

关于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是法国人在巴黎提倡的,可能是法国人对奥运会已经司空见惯,也有可能是为了尽可能不打扰本地人的生活,此次巴黎之行,感受不到任何奥运会将在巴黎召开的气氛。只有一些标志性建筑旁在搭建一些展台可能是为了供奥运会使用,以及一些商店在售卖奥运会纪念品。

评论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上,经常看到一些视频介绍巴黎的治安、环境是如何的不堪,比如街道上很多小偷、随地大小便、找不到厕所等。幸运的是我并没有遇到小偷,也没听到同伴有这样的遭遇。但是确实在一些街道尤其是景区周边闻到一些尿骚味,也遭遇了几个流浪汉问我要烟。还有就是卢浮宫里找不到厕所,唯一找到的一个男厕所还在维修中。

image
靠近卢浮宫的街道满是垃圾和尿骚味

总结

巴黎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人们热情友好,景色美丽动人。虽然在一些游客密集的地方可能会稍显杂乱,但这也是任何旅游城市难以避免的现象。巴黎之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让人流连忘返,期待未来再次踏上这片浪漫的土地。也希望这篇游记能对初次踏上这篇土地人有所帮助。

最后更新于 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