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和容器化技术的普及,基础设施的复杂性不断提升。传统的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工具如 Terraform 和 Pulumi 虽然推动了 DevOps 的发展,但也暴露出配置难维护、状态管理复杂、协作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进步为基础设施自动化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System Initiative 正是这样一家创业公司,提出了 AI Native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的理念,试图通过 AI 代理和数字孪生技术彻底改变基础设施管理方式。本文将深入调研该公司及其产品,分析技术核心、应用场景与未来展望。
公司概述
System Initiative(SI)是一家成立于 2019 年的创业公司,致力于通过 AI Native 自动化基础设施。公司由 Adam Jacob、Alex Ethier 和 Mahir Lupinacci 创办,旨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革新 DevOps 领域,提升工程团队对生产环境的认知与协作效率。

使命与愿景
System Initiative 平台定位为 AI Native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Platform,主张用 AI 取代传统 IaC 工具,通过自然语言提示管理云资源。平台愿景是让工程师像使用 Figma 或 Google Docs 一样协作,实现 DevOps 的新一轮革新。公司强调平台全开源,鼓励社区参与,并采用免费层与按使用付费模式。
什么是 System Initiative 所说的“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连接现实云基础设施与虚拟模型的桥梁。它将生产环境中的资源、配置与依赖关系构建成可模拟、测试、预测与安全变更的虚拟环境。数字孪生不仅是资产清单,更是包含状态、拓扑、依赖、变更路径与规约的“活体镜像”,让 AI agent 能够安全尝试变更并在实际环境前验证影响。
下图展示了 System Initiative 平台中数字孪生的架构示意:
图中左侧是真实云基础设施资源,通过导入被镜像到平台内部,形成高保真的数字孪生模型。工程师与 AI Agent 可在模型上进行安全仿真、策略检查,并生成经过审阅的变更集。最终变更由人工批准后应用到生产环境,全程保留审计与可观测性,形成 AI Agent—数字孪生—人工审批的协作闭环,提升自动化安全性与效率。
定义与目的
在 SI 语境下,数字孪生是企业真实云基础设施的 1:1 高保真模型,不仅同步资源清单,还建模资源依赖与关系,并同时跟踪自动化意图与真实状态。它替代了脆弱的状态文件与复杂流水线,让团队能与 AI 直接协作,先在孪生体中仿真和验证变更,再经批准快速执行到生产。
数字孪生与传统 IaC 的核心差异
传统 IaC 工具要求显式编写资源定义并比对状态;SI 则将“写配置”转化为对结果的自然语言描述,由 AI Agent 在数字孪生里自动发现资源、推导变更方案、运行策略检查并生成变更集供人工审阅。此“chat-to-deploy”体验减少手工脚本,强调关系感知与人机协作闭环。
数字孪生的关键能力
- Discover/Import:自动导入现有基础设施,构建资源与关系图谱,获得清晰视图。
- Safe Simulation:在数字孪生中预演每次变更,准确评估影响,避免生产风险。
- AI Agent 协作:Agent 在孪生体内规划与验证操作,经人工批准后自动执行,显著缩短任务周期。
- Guardrails/Policy:在变更集层面执行策略与合规检查,确保每次修改安全合规。
- 可视化与审计:强调无额外抽象、关系可视化与端到端审计,便于调试与复盘,支持接入现有工单/CI/CD 流程。
SI 将“数字孪生 + AI Agent + 人类审批”视为 AI Native Infra 的三要素:孪生体提供上下文与安全沙箱,Agent 负责计划与优化,工程师设定意图并裁决。该范式让自动化从“写代码”转向“定义目标 + 审阅变更”,以更快速度、更少错误、更可审计的方式演进生产环境。
产品与服务
System Initiative 的核心产品是 AI Native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平台,通过 AI 代理与数字孪生协同,让团队用自然语言表达目标,平台自动规划并安全执行变更。
平台主要特点
- 数字孪生与知识图谱:构建 1:1 模型,映射基础设施资源关系。团队可导入现有环境,生成实时知识图谱,用于探索依赖、优化成本与评估风险。
- 自然语言驱动变更:聊天式部署体验,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目标,AI 代理自动发现资源、模拟变更并经审批后执行,取代手写 IaC 配置。
- 安全模拟与批准流程:所有变更先在数字孪生中模拟并生成综合变更集,包含安全与合规策略,工程师审查后应用。Ops 团队可定义自定义保护栏函数和规则,限制 AI 代理操作范围。
- 多用户协作:支持多人实时协作,结合访问控制与审计功能,确保每次变更均有完整审批与追踪。
- 开放 API 与 SDK:提供丰富 API 和语言 SDK,支持自定义组件和插件,便于集成现有工作流。
功能模块
下表总结了 System Initiative 平台的主要模块及亮点:
模块 | 关键功能 | 亮点说明 |
---|---|---|
Get Clarity(获得清晰视图) | 发现并管理现有基础设施;AI 探索复杂架构、解释依赖、提出安全建议和成本优化;地图视图展示资源关系。 | 自然语言查询复杂系统,快速了解现状。 |
Take Control(掌控基础设施) | 利用数字孪生跟踪自动化意图与真实资源,支持安全模拟和即时反馈;标准化构建块和模板化模式重用配置;强大 API 和代理化自动化。 | 打破传统 IaC 静态方法,通过模拟实现所见即所得,支持自定义扩展。 |
Work with Confidence(自信协作) | 内置安全与合规控制;支持实时多人协作;完整审计追踪与审批流程。 | 确保团队在合规、安全框架内快速推进项目。 |
AI 代理能力
2025 年 8 月,System Initiative 平台加入自主 AI 代理。代理可与数字孪生交互,基于自然语言请求规划和执行基础设施变更。AI 代理能在几分钟内完成过去需数周的任务,并发现优化机会、提出经过验证的变更。用户可导入现有环境,利用 AI 探索资源关系,并为代理定义自定义规则,确保操作合规。
AI Native Infra 的技术核心
System Initiative 平台的技术核心包括数字孪生与知识图谱、自然语言驱动、与现有工具兼容、安全与合规等方面。
数字孪生与知识图谱
平台为每个资源(如 EC2、数据库、负载均衡器)构建一对一表示,并记录资源关系形成知识图谱。通过数字孪生:
- 用户可在不影响生产环境的情况下模拟变更并预览结果。
- AI 代理利用知识图谱推断配置变更影响,如自动生成 Systemd 单元文件。
- 支持复杂迁移任务,如从 Docker/EC2 迁移到 Kubernetes 或 ECS。
自然语言驱动
传统 IaC 工具需编写声明式或代码式定义并管理状态文件。System Initiative 提供聊天式界面,用户用自然语言描述目标,系统自动解析并生成变更计划。Ops 团队可在执行前进行政策检查与审批。
与现有工具兼容
平台支持与 Jira、GitHub Issues、Slack、Terraform、Pulumi 等工具链集成,无需重构即可增值。用户可在适当场景下继续使用 Terraform/Pulumi,System Initiative 在上层提供交互式体验与数字孪生建模。
安全与合规
平台允许定义组织级政策规则和安全测试,AI 代理在提出或执行变更前会先通过规则检查,降低错误配置或合规风险。系统内置审计跟踪,记录所有变更、执行者和时间,便于审计。
创始团队
System Initiative 创始团队具备丰富 DevOps、视觉特效和运营经验,为平台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Adam Jacob(首席执行官)
- Chef 原作者及联合创始人/CTO,拥有 25 年 DevOps 经验,曾帮助大型企业管理复杂系统。
- 2019 年离开 Chef 创立 System Initiative,主张基础设施应建模为数据并提供实时模拟,改善用户体验。
- 在 VMblog 采访中强调传统 DevOps 工具将基础设施视为源代码,导致系统不直观、协作难。他希望通过数字孪生和实时模拟解决这些问题。
- 在 Changelog 采访中提到团队借鉴游戏和 VFX 协作工具,构建可视化基础设施和多人协作界面,加速反馈循环。
Alex Ethier(联合创始人 / CPO)
- 视觉特效行业背景,深谙复杂系统协作工具。在 System Initiative 负责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主张用图形界面和实时反馈简化配置。
- 其 VFX 工作室经历促使他采用图形化和实时协作方式,提升团队效率。
Mahir Lupinacci(首席运营官)
- 金融服务和科技行业运营经验丰富,曾任 SourceClear 业务运营副总裁、Chef Software 首席办公官,熟悉 DevOps 商业运作。
AI Native Infra vs 传统 IaC 工具
System Initiative 的 AI Native 方法与传统 IaC 工具有本质差异:
- 交互方式:传统工具需编写声明式或命令式配置文件;System Initiative 用自然语言提示,通过 AI 代理生成变更计划,用户只需描述目标。
- 状态管理:传统 IaC 依赖易碎状态文件和复杂管道,易导致漂移;System Initiative 通过数字孪生实时反映资源状态与意图,无需外部状态文件。
- 反馈循环:IaC 工具流程缓慢且缺乏实时反馈;System Initiative 在数字孪生中即时模拟并呈现变更结果,用户可直观查看影响。
- 协作模式:传统工作流依赖 PR 审查和 CI/CD 管道,协作易中断;System Initiative 提供实时多用户协作和关系型访问控制,类似 Figma 的体验。
应用场景与案例
System Initiative 平台适用于多种场景:
- 故障排查与运维:AI 代理可汇总服务信息并提出排障计划,帮助团队快速处理生产故障。
- 迁移与部署:支持从 Docker/EC2 迁移到 Kubernetes 或 ECS,AI 代理自动解析配置并生成迁移方案。
- 安全审计与合规:内置政策检查和细粒度控制,变更前验证安全性,识别安全缺口并生成补救措施。
- 资源优化:AI 代理分析成本与性能,提出优化建议,如改进负载均衡器健康检查或数据库配置。
优势与挑战
System Initiative 平台在效率、安全与协作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但也面临一定挑战。
优势
- 生产效率提升:AI 代理将传统需数天或数周的任务缩短为几分钟,数字孪生加快反馈循环。
- 降低错误率:统一模型与自动验证减少手工配置错误与漂移。
- 协作友好:实时多人协作与完整审计追踪提升团队沟通与透明度。
- 开放生态:平台开源,提供 SDK 和 API,支持自定义插件,促进社区创新。
挑战
- AI 代理成熟度:AI 代理虽能完成复杂任务,但仍有误判风险,需依赖人类审批。
- 流程变革阻力:DevOps 团队需从 IaC 工作流转向聊天式自动化和数字孪生,需培训与文化转变。
- 复杂度与性能:保持数字孪生与大规模基础设施同步、确保模拟精度与性能是技术难点。
未来展望
System Initiative 创始人认为,AI Native 基础设施代表自动化的新时代。Adam Jacob 表示,AI 代理与数字孪生结合,不仅提升效率,还能解决复杂问题。公司计划持续迭代,开放社区参与,最终重构基础设施自动化并扩展至整个 DevOps 生命周期。
2025 年公司正式发布 AI Native 平台并 开放源代码 ,获得业内积极评价。分析师 Rachel Stephens 指出,系统演示令人惊叹,AI native 方法显著提升自动化能力。随着基础设施复杂性和人才短缺问题加剧,AI Native 模式有望在未来几年广泛应用。
总结
System Initiative 通过 AI 代理与数字孪生技术,重塑基础设施自动化,为 DevOps 团队带来更直观、高效和协同的工作方式。虽然新模式需学习成本,但其效率提升、安全保障和开放生态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探索实践。未来,AI Native Infra 有望成为基础设施自动化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 System Initiative Unveils the World’s First AI Native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Platform - businesswire.com
- System Initiative Launches “AI Native” Platform to Simplify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 infoq.com
- System Initiative Adds AI Agents to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Platform - devops.com
- The System Initiative software - gith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