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一部让我越看越发冷汗、也越看越佩服的犯罪剧——《蛇惑》(The Serpent),不吐不快,也想强烈安利给你们。
这部剧由 Netflix 和 BBC 联合制作,改编自真实事件。它讲述了法国连环杀手查尔斯·索布拉杰(Charles Sobhraj)在 1970 年代东南亚“嬉皮之路”上对西方背包客连环作案的故事,同时展现了一位荷兰外交官赫尔曼·克尼彭贝格(Herman Knippenberg)锲而不舍追查真相的过程。
作为一个去过清迈、曼谷的观众,这种剧集真的很容易让我产生代入感。剧中大量还原了泰国曼谷、清迈等地 70 年代的风貌,还有那些背着吉他、穿着牛仔裤、在路边摊喝啤酒的西方年轻人……那种自由、冒险与危险并存的“嬉皮士文化”氛围,既迷人又让人不寒而栗。
索布拉杰这个角色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的“毒蛇”外号,不只是因为狡猾,更因为他温文尔雅、极具迷惑力。他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杀手——不用暴力、几乎不动刀枪——却能用自己的“人情味”和信任感,让受害者心甘情愿走进他的陷阱:请你吃饭、带你逛市集、甚至帮你安排行程,最后却在水里下药,偷走护照,甚至焚尸灭迹。
他的同伴也同样令人唏嘘。女友玛丽(Marie-Andrée Leclerc)一开始像个受害者,结果她的日记却写着:“我知道我们做的是错的,但我更在意他有没有看我一眼。”这种依恋、自我催眠与人性的灰色地带,非常震撼。
还有那个沉默的助手 Ajay,永远站在索布拉杰身边,几乎没有情感波动。你会忍不住想,他到底是帮凶,还是另一个受害者?
剧中的另一条主线,是荷兰外交官赫尔曼·克尼彭贝格的调查。他本来只是个普通的使馆工作人员,因为两位荷兰背包客失踪介入调查,最后几乎搭上了自己的事业和婚姻。看他在泰国使馆里顶着同事的冷嘲热讽、用一台打字机和手写信拼出整个犯罪网络,真的有种“一个人对抗整个体制”的力量。
《蛇惑》采用了非线性叙事,时间线不断跳跃,像拼图一样让观众慢慢还原每个人的动机与结局。有人觉得这种跳跃让人晕头转向,但我个人很喜欢——因为它让案件本身变成了理解人性、探究命运的入口。
剧中的曼谷、清迈、尼泊尔,甚至香港,每一帧都充满了时代感。不管是霓虹灯下的街头,还是背包客聚集的旅馆,亦或是混杂多国语言的赌场,都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其实我们现在出国旅行会觉得各种安检严格,但那个年代的亚洲,其实是西方嬉皮士们的冒险乐园,也是危险滋生的温床。看到那些轻信陌生人、追求自由的年轻人被“毒蛇”盯上,让人唏嘘,也让人思考:我们真的了解身边的人吗?看似热情好客的陌生人,背后是不是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剧集里的恐怖并不遥远。你可能会联想到这些年中国人在东南亚被骗、失踪的新闻。那种信任被利用、善良被伤害的感觉,其实至今还没有消失。
看到最后,我只想说:无论你是旅途中的背包客,还是生活在都市的普通人,都应该警惕身边的“毒蛇”,也要保持清醒、勇敢地走下去。
最后更新于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