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dent 是一款定位于“AI 时代资深开发助手”的 VS Code 插件,主打 Subagent 并发任务和自动代码质量验证。本文将分享试用体验,分析其亮点与不足,并探讨其在开发者工作流中的实际价值。
最近我获得了 Verdent 的试用资格,并在 VS Code 中安装了该插件。Verdent 由言创万物(Codeck)推出,是其首款产品,旨在帮助开发者在 AI 时代更高效成长。官方宣传语为:“Human developers will thrive in the AI era”,强调人类程序员与 AI 协作的重要性。他们的产品 Verdent 也在近日发布了,感兴趣的去官网了解详情 https://www.verdent.ai/ 。
当前市面上的 Vibe Coding 工具和 IDE 插件种类繁多,我也试用过不少。起初对 Verdent 并未抱太大期望,但经过几天体验后,发现其确实有一些值得分享的亮点和改进空间。
我觉得不错的地方
在 VS Code 中通过插件方式使用 Verdent,以下几个方面让我印象较好:
- 集成自然:安装插件即可使用,无需重新学习新的工作流,降低了上手门槛。
- 功能超越补全:不仅仅是代码补全,还能自动拆解任务、生成方案,并对代码质量进行验证。
- 上下文理解较强:能够结合项目代码做出贴切回应,不仅仅局限于当前光标位置。
- Subagent 支持:Verdent 最大的亮点在于支持单个智能体的并发任务执行,并可对子智能体进行配置,通过 FailFast 代码检查进行验证。
- 响应速度快:与 Codex 等工具相比,Verdent 的结果生成速度更快,提升了开发效率。
有点不顺手的地方
虽然 Verdent 的能力较强,但在细节体验上还有一些不足:
- 上下文选择繁琐:不像 Copilot 那样可以用简单符号快速选择。Verdent 的
@
选择功能虽强大,但希望能一键选中已打开文件或终端输出。也支持通过键盘选择历史 prompt 和自定义 prompt,但整体体验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是多数 AI 编程插件的通病。 - 输入框交互不自然:虽然可以输入内容,但不能直接发送,操作略显不便。如果能像普通聊天一样随时输入并发送,体验会更流畅。
- 命令运行方式不便:Verdent 会自动执行一些命令,但结果显示在 panel 中,而不是直接在 terminal。如果需要复制命令再运行,流程较为繁琐。
- 不支持 Tab 代码补全:只能在 Panel 中交互,无法作为传统代码补全工具使用。
- 缺乏模型选项:与 Qoder 类似,没有模型选择功能,用户无法得知实际运行的模型类型,透明度不足。
总体来看,Verdent 的核心能力没有问题,但在用户体验细节上仍有优化空间。
他们想解决的问题
根据官方资料,目前大多数 AI 代码工具存在“生成快但质量不稳,最终仍需人工 debug”的问题。Verdent 试图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进:
- 在需求模糊时,通过多轮对话帮助澄清需求。
- 自动拆解任务并设计解决方案。
- 代码生成后自动自检,生成测试,力求交付可运行的结果。
也就是说,Verdent 更关注“交付可用代码”,而不仅仅是“生成几行代码”。
两个产品形态
Verdent 目前有两种产品形态,分别适用于不同开发场景:
- Verdent for VS Code:本次体验的插件版,适合贴近代码的开发者。学习成本低,上手快。
- Verdent Deck:桌面应用版,支持并行运行多个智能体,配备任务看板和 DiffLens 等功能,适合同时管理多个项目的开发者。目前仅支持 M 系列 Mac,Windows 版预计 10 月推出。
总结
Verdent 在细节体验上尚有改进空间,但整体定位更接近“开发助手”而非传统“代码补全工具”。其 Subagent 并发任务和自动代码质量验证等功能,为开发者带来了更高效的协作体验。
如果你对 AI 编程助手感兴趣,Verdent 值得关注,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创新和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