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

AI 应用运行时

AI 原生时代,运行时不仅是技术底座,更是智能生产力释放的关键引擎。

本文系统梳理了 AI 应用运行时的演进趋势,从云原生到 AI 原生,深入解析模型运行时、智能体运行时、工具与云沙箱的核心能力与架构创新,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实现大规模弹性与精益成本管理。

AI 应用运行时的演进趋势

从云原生到 AI 原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是一部计算范式不断演进的历史。从大型机时代的集中式计算,到客户端 - 服务器架构的分布式计算,再到云原生时代,每一次范式跃迁都旨在解决前一时代的根本矛盾,并释放新的生产力。

如今,随着 LLM 的崛起,我们正站在 AI 原生时代的门槛。云原生时代的核心是应用,围绕 Kubernetes、Serverless、CI/CD、可观测性和服务治理等技术,推动了微服务和容器化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共同目标是将单体应用拆解为更小、更独立、更具弹性的微服务,并高效地在云基础设施上进行部署、扩展和管理。

然而,AI 原生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自主智能体(Autonomous Agent)这一全新计算实体。Agent 的行为不再由确定性代码逻辑严格限定,而是由宏大目标和模型驱动,能够自主规划、推理、决策,并调用外部工具与世界交互。这一根本性转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云原生时代构建的基础设施,探索更适合 AI 应用的原生运行时。

Agentic AI 应用的典型场景

为更清晰地理解 AI 原生应用的需求,以下以企业落地 AI 业务的典型场景为例,拆解其业务行为:

  • 交互式智能内容创作助手:支持多轮对话、上下文记忆、模型自托管、异构任务流与流式响应。
  • 个性化 AI 客服:具备事件驱动、企业数据整合、实时在线等能力。
  • 通用 Agent 平台与 AIGC 创意应用:支持 Agent 智能体、代码执行验证、部署与分享、脉冲式流量和大文件处理。

这些场景共同体现了 AI 应用的会话性、工具增强、事件驱动、异构算力和极致弹性需求。

AI 原生应用运行时的核心能力

AI 应用对运行时基础设施提出了如下核心能力要求:

  1. 面向会话的状态管理与安全隔离
    Agent 以会话为核心,需为每个会话提供完全隔离且状态持久的运行时。硬件虚拟化级别的容器隔离(如 MicroVM)成为保障安全的关键。

  2. 大规模实时弹性与精益成本管理
    需支持毫秒级冷启动和按需弹性扩缩容,实现成本与实际工作量挂钩,避免资源浪费。

  3. 异构算力与标准化工具连接能力
    支持 CPU、GPU 等异构资源调度,原生支持标准协议、流式请求响应和异步处理能力,便于工具与智能体的集成。

模型运行时

企业模型使用的核心痛点

企业在模型部署中常见如下痛点:

  • 资源浪费:如景区 AI 生图因流量波动导致 GPU 长期闲置,成本高昂。
  • 冷启动延迟:如儿童阅读 App 因长尾模型冷启动慢,用户体验差。
  • 定制化困境:如智能家居企业需频繁适配硬件,运维复杂、迭代慢。

Serverless 运行时以无服务器理念重塑 AI 生产关系,成为模型部署的最优解。

Serverless 模型运行时的核心能力

  1. 异构算力和 1/N 卡切分使用
    通过 GPU 虚拟化技术,将单卡切分为多个独立计算单元,实现资源隔离和高利用率,极大降低成本。

  2. 负载感知调度和毫秒级闲置唤醒
    实时监测多维指标,利用 CRIU 技术实现毫秒级实例弹性,提升吞吐量并降低冷启动延迟。

  3. 集成加速框架和开发调试工具链
    预集成 vLLM、SGLang、TensorRT-LLM 等加速框架,提供 DevPod、在线 IDE、自动化部署和企业级运维能力。

这些能力协同作用,推动 AI 模型托管迈向工业自动化时代,实现极致弹性与成本优化。

Serverless 模型运行时——AI 大脑的终极载体

Serverless 模型运行时通过异构算力、智能调度和开发范式升级,让企业专注智能创新,灵活扩展,持续释放 AI 生产力。

智能体运行时

AI 应用形态的持续演进

  • 请求 - 响应模式:适用于无状态事务性 AI 任务,天然契合 Serverless/FaaS 架构。
  • 对话模式:面向有状态协作式 Agentic 应用,会话状态贯穿交互生命周期,状态管理成为架构核心。

Agent 运行时的核心架构目标

  1. 围绕会话请求和资源调度模型,维持长时运行的状态延续
    以会话为原子单元,构建原生支持状态持久化的大规模弹性系统,实现逻辑生命周期与物理资源分配解耦。

  2. 实现面向 Active-Idle 资源管理,解决长时运行的成本困境
    动态挂载/卸载计算资源,按会话生命周期精细管理状态与计算资源,降低成本。

现有架构支撑 Agent 运行时对比分析

技术方案状态外置适配无服务器架构传统尽力会话亲和平台原生状态抽象
状态范围请求级,外部持久化会话级,内存中(脆弱)实体级,平台持久化
弹性效率极高(按请求独立扩展)低(破坏水平扩展)高(按实体独立扩展)
系统容错性高(函数本身无状态)低(实例故障导致状态丢失)高(状态由平台持久化保证)
业务性能中(受网络延迟影响)高(内存访问)中(持久化状态访问有开销)
开发复杂度中(需手动管理状态读写和一致性)高(路由器复杂,状态易丢失,调试困难)低(状态管理由平台抽象)
成本模型按请求付费 + 状态存储成本按请求付费(但通常需预置实例以保证状态)按操作/状态存储付费
理想场景状态需求简单、对延迟不敏感的应用迁移需要粘性会话的遗留应用事件溯源、复杂工作流编排
表 1: 主流有状态 Serverless 架构模式对比

分析与建议
业务状态外置适合简单场景,传统会话亲和为过渡方案,平台原生状态抽象适合复杂工作流和可靠状态管理。

为 AI 原生的“会话式”Serverless 运行时

阿里云和 AWS 等云厂商已推出原生支持会话管理的 Serverless 架构,为每个用户会话动态配置专用、持久化实例,实现原生会话状态保持、灵活安全隔离和毫秒级弹性速度。

平台还需支持会话生命周期管理、优雅升级与灰度发布,以及匹配运行特征的成本模型,助力开发者专注业务创新。

工具与云沙箱

智能体与工具:从概念到能力

AI 工具已从简单 API 调用演变为需复杂运行时管理和安全保障的执行环境。常见工具类型及其运行时需求如下:

工具描述核心运行时需求
MCP实现互操作性,允许 LLM 通过结构化 API 动态调用外部工具。稳健 API 服务与弹性运行时
File Search在私有文档库中执行语义检索,实现 RAG。高效向量检索与上下文缓存
Image Generation文生图与程序化图像处理。高性能计算与异构算力
Code Interpreter沙箱化多语言执行环境,支持复杂计算与数据分析。强隔离、安全、持久化会话
Browser Use控制 Web 浏览器实例,自动化网页操作。强隔离、会话管理、可观测性
Computer Use视觉代理与 GUI 自动化。强隔离、完整 OS、会话管理
Mobile Use跨应用和 OS 级操作,智能助手。专用持久化运行时、会话管理
表 2: Agent 常用工具类型与运行时需求

这些复杂工具对运行时提出了隔离与安全、状态管理与成本、可扩展性与运维等全新挑战。

复杂工具运行时的核心诉求

  • 隔离与安全:需硬件级和内核级双重保障,防止沙箱逃逸和代码注入等安全风险。
  • 状态管理与成本:需支持持久会话和上下文,避免长期预置虚拟机带来的高成本。
  • 可扩展性与运维:需支持弹性伸缩和自动化运维,降低开发和运维门槛。

Serverless 作为 AI Sandbox 的理想基座

Serverless 平台通过底层架构演进,已成为满足上述需求的理想起点:

  1. 计算隔离:如阿里云函数计算采用“神龙裸金属+MicroVM 安全容器”架构,提供硬件和内核双重隔离。
  2. 会话管理:原生支持强会话亲和性、会话物理隔离和会话管理接口,简化开发和运维。
  3. 存储隔离:通过快照技术和会话级存储亲和,实现本地临时存储和持久化共享存储的安全隔离。
  4. 极致存储性能:支持高性能原生挂载,满足高频 I/O 场景需求。

AI 应用运行时的降本路线

阶段一:从资源租用到按请求计费

Serverless 函数计算通过按请求计费,用户仅为实际调用付费,极大降低了闲置成本。关键技术包括精准识别请求边界、按请求分配资源、低延时冷启动和毫秒级状态转化。

阶段二:多并发 + 毫秒级计费,面向 Web 应用优化

支持多并发和 1ms 计费粒度,适配 Web/API 服务场景,提升成本效率和性能。

阶段三:按实际资源消耗计费——AI 时代的价值计费

针对 AI 应用的长会话和低负载特性,引入会话亲和性和按资源消耗动态计费模型,实现账单与实际价值对齐,避免因长连接或低负载保活产生额外成本。

函数计算的演化方向

云函数计算的计费方式经历了按请求、活跃区间和按资源消耗三个阶段,持续贴近用户价值,让开发者专注业务逻辑,云厂商自动完成资源管理与调度。

总结

AI 应用运行时正经历从云原生到 AI 原生的深刻变革。Serverless 架构通过异构算力、智能调度、会话管理和安全隔离等创新,成为模型、智能体和工具的理想运行时基座。未来,AI 应用将持续受益于 Serverless 的弹性、经济与安全,推动智能生产力的持续释放。

文章导航

章节内容

这是章节的内容页面。

章节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