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

AI 应用开发模板:让项目更快更有结构

模板不是束缚,而是助推器。用结构化方法,让你的 AI 项目从一开始就领先一步。

开始一个 AI 项目通常在最初几小时内令人兴奋,但很快现实会把你拉回地面:凌乱的 notebook、分散的 prompts、以及藏在各处的配置文件,会让你迷失方向。

一个良好的模板可以把项目组织起来,减少重复工作并提高可复现性。

目录结构建议

config/          → 模型与日志的 YAML 配置
data/            → prompts、embeddings 与运行时数据
examples/        → 简短示例脚本
notebooks/       → 快速实验
tests/           → 单元与集成测试

src/             → 生产代码
  agents/          → 计划器、执行器、基础 agent
  memory/          → 短期/长期记忆实现
  pipelines/       → 聊天与处理流水线
  retrieval/       → 向量检索与查找
  skills/          → 扩展能力(如 web 搜索)
  vision_audio/    → 图像与音频处理
  prompt_engineering/ → Prompt 模板与链式设计
  llm/             → 模型接入层(OpenAI/Anthropic/自托管)
  fallback/        → 失败回退策略
  guardrails/      → 验证与安全规则
  handlers/        → 输入/输出与错误处理
  utils/           → 日志、缓存、token 计数等

好习惯提示

  • 将 prompts 与配置分离并版本化。
  • 在关键点缓存模型输出以节约成本。
  • 用测试保证关键路径的稳定性。
  • 把短期实验放在 notebook,但把稳定逻辑迁入 src/

快速上手

git clone <repo>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vim config/model_config.yaml
python examples/hello_agent.py

示例:Research Agent

一个简单的 research agent 用于检索文档并生成摘要:

from .base_agent import BaseAgent

class ResearchAgent(BaseAgent):
    def run(self, query):
        docs = self.retrieval.search(query)
        summary = self.llm.generate(prompt=f"Summarize these docs:\n{docs}")
        return summary

这个文件是一个起点;后续可以拆分成更细的章节(prompt 管理、embeddings 刷新、测试策略等)。

文章导航

章节完成

恭喜完成本章节!下一章节即将开始。下一章节:通用人工智能

章节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