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如何通过配置扩展市场、安装 AMP 和 CodeX 插件,以及调整编辑器设置,将 Antigravity 打造为符合 VS Code 使用习惯的 AI IDE。
AI 工程
人工智能工程、大模型、智能体应用与实践。
基于我持续数月的深度使用体验,分析 NotebookLM 如何帮助我更高效地学习新技术、阅读庞杂文档、生成教学大纲,并给出未来期待的改进方向。
Kimi K2 Thinking:国产思维型大模型的真正觉醒
Kimi K2 Thinking 的开源标志着国产模型进入思维型大模型时代。本文拆解其技术路线、核心理念、MoE 专家分工、工具链交织推理路径,并分析其与国际前沿 Claude/Gemini 的路线关系。
TRAE SOLO vs VS Code:AI 工程实体对比
以 AI 工程实体框架,系统对比 TRAE SOLO 与 VS Code(含 Copilot、Agent HQ)在自动化、协作、模型透明度等方面的差异与工程定位。
分析闭源大模型加速与开源生态同步响应现象,探讨工程视角下的核心矛盾与基础设施演进。
从开发者视角系统拆解 ChatGPT Atlas 浏览器为何体积庞大、架构复杂、与 Chrome 完全不同,并深入解释 Agent 模式的运行机制与限制。
作为长期使用 ChatGPT、Codex、Chrome、VSCode 的开发者,我从 Atlas 上线第一天开始将其作为主力浏览器。本篇以开发者视角梳理它的架构优势、工作流增强点、痛点与潜在方向。
KAITO 与 KubeFleet:CNCF 正在重塑 AI 推理基础设施
KAITO 与 KubeFleet 推动 AI 推理基础设施标准化,助力多集群智能调度与声明式部署,提升全球化、高可用与成本优化能力。
使用云原生大模型开源四件套构建高效推理体系:KServe + vLLM + llm-d + WG Serving
云原生与 AI 原生架构师必读:KServe、vLLM、llm-d、WG Serving 如何形成大模型推理的云原生“四件套”,各自定位与组合优势,以及生态融合趋势分析。








